近日,广西大容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开展监测工作时,在回收红外相机数据的过程中,首次清晰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小灵猫一家四口白天活动的影像画面,珍贵罕见。
视频中,清晨觅食结束后,一只成年小灵猫作为“家长”,带领三只幼崽快速返回巢穴。队伍末尾的幼崽格外活泼,回头好奇张望,摇头晃脑的模样尽显萌态,将小灵猫的灵动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灵猫又名七间狸、香狸,隶属于灵猫科,是典型的夜行性哺乳动物,擅长在林间隐蔽穿梭。早在2020年,大容山自然保护区就通过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小灵猫影像。此后,保护区持续推进小灵猫保护工作,一方面开展栖息地修复,实施专项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启动长期监测计划,组建专业监测团队,在保护区内科学布设数十台红外相机,并采用“定期人工巡护+季度性回收红外相机数据”的模式,全方位追踪小灵猫动态。
经过4年多的持续监测,团队已精准掌握小灵猫在保护区内的具体分布范围、活动规律及种群数量。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小灵猫种群数量已达150只,且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保护成效显著。
此次日间捕捉到小灵猫家庭群体活动影像,在监测工作中实属难得。这一发现不仅为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小灵猫的日活动节律、社群行为及繁殖生态提供了一手实证资料,更从侧面印证了大容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完整、食物链稳定、人为干扰少的良好保护现状。
据统计,目前该保护区已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8种,成为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庇护所”。
来源|南国早报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菲配资-在线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杠杆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