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在应对航母编队的防空力量时,需要应对以下威胁:
敌方舰载战斗机。
作为航母战斗群中执行制空和防空任务的中坚力量,舰载战斗机能够在距离航母至少200公里的距离上进行挂弹巡逻飞行。
现代舰载战斗机虽然由于需要对在航母上使用做出部分设计妥协而在性能上略差于同时期的同级别的岸基战斗机,但差距并不大,而且也可以得到舰载预警机、航母战斗群内大型舰船的预警雷达提供的目标信息支援。
大型水面作战舰船上的中远程舰空导弹。
航母战斗群中往往编入数艘大型巡洋舰、驱逐舰或护卫舰,这些舰船不但拥有对空远程警戒雷达用以监视战斗机等来袭的空中目标,而且具有最大射程超过200公里的远程舰空导弹或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的中程舰空导弹,以及与其相配的雷达和火控系统。通常来说,配备此类系统的水面战舰能同时应对至少4个目标。
电子干扰和软杀伤。
现代大型水面战舰都具有一定的电子战能力,可对包括空中目标在内的各类目标进行电子干扰,虽然通常不足以令遭到干扰的作战飞机失能,但使其对舰船发射的空舰导弹或其他制导武器失的的可能性并不小。同时,大型航母也会搭载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在与舰载战斗机搭配使用时,能显著威胁到准备对航母发起攻击的战术飞机。
很明显,战斗机在对抗敌航母战斗群时,要应对的是一套基于体系化作战的“组合拳”。而如果要招架住这套“组合拳”、并且能予以回击,需要的当然是另一套“组合拳”。
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战斗机事实上占据一定优势——从部署基地的角度来看,岸基机场在跑道规模、后勤维护、空情保障等方面远比航母要好,从岸基机场起飞的战斗机显然能更方便地以更大的载弹量和载油量、在更充裕的地面预警系统情报支持下应敌。
同时,在多个岸基机场形成多个驻场部队协同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同的机场部署更多不同类型的支援机型为战斗机提供支持,如大型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空中加油机等,这些机型相比于航母上的同类舰载机往往平台规模更大、设备更完善,能为战斗机提供的保障和支援水平也更高。
从上述角度不难看出,战斗机在对抗航母编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体系优势,从而实现自身作战潜能的最大化。
灵菲配资-在线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杠杆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