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叉烧酥层层爆酥!蜜汁叉烧裹酥皮,烤箱香醒整条街
**
文章摘要
本文将全方位解读广式叉烧酥这道经典粤式点心,先简述其在粤式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再从历史渊源、食材挑选、制作工艺、风味特点等方面详细展开。不仅会介绍制作叉烧酥所需酥皮、叉烧馅的关键食材及选择技巧,还会分步讲解从酥皮制作、叉烧馅调配到烘烤完成的全过程,同时分享品尝叉烧酥的独特体验,最后总结广式叉烧酥凭借独特口感与风味成为经典美食的原因,让读者深入了解这道能 “香醒整条街” 的美味。
一、广式叉烧酥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广式叉烧酥作为粤式点心中的佼佼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广东人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当时广州作为通商口岸,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饮食文化也随之融合创新。叉烧本身是广东传统名菜,早在南宋时期就有相关记载,而将叉烧与西式酥皮相结合,创造出叉烧酥,便是粤式点心师傅们的智慧结晶。
展开剩余86%在过去,叉烧酥是节庆、宴席上的常见点心,象征着吉祥与美味。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广东人家的餐桌上总会出现叉烧酥的身影,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酥香可口的叉烧酥,共享团圆时光。到了现代,叉烧酥不仅在家庭聚会、酒店宴席中占据重要地位,还走进了街头巷尾的茶餐厅、点心铺,成为人们日常饮茶、休闲时的热门选择。无论是老广州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对这道点心情有独钟,它已然成为广东饮食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向人们传递着粤式美食的独特魅力。
二、制作广式叉烧酥的食材挑选
制作出一道层层爆酥、蜜汁浓郁的广式叉烧酥,食材的挑选至关重要,每一种食材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口感与风味。
(一)酥皮食材
酥皮是叉烧酥的 “外衣”,其口感的酥脆程度是衡量叉烧酥好坏的关键之一。制作酥皮需要用到低筋面粉、高筋面粉、黄油、猪油、清水和盐。
低筋面粉:低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通常在 6%-8% 之间,用它制作酥皮能使酥皮更加松软、酥脆,不易起筋,保证酥皮的层次感。挑选时要注意查看面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色泽洁白、无异味的产品,避免购买到受潮结块的面粉。 高筋面粉:适量添加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 11%-13%)可以增加酥皮的韧性,防止酥皮在制作和烘烤过程中破碎。同样要选择品质优良、无杂质的高筋面粉。 黄油:黄油能为酥皮带来浓郁的奶香味,提升酥皮的风味。选择无盐黄油,因为无盐黄油的味道更纯粹,便于控制成品的咸淡。优质的黄油色泽呈淡黄色,质地均匀,具有浓郁的乳香味,没有异味。购买时要注意黄油的储存条件,通常需要冷藏保存,避免黄油变质。 猪油:猪油的起酥效果极佳,能让酥皮的层次感更加分明,口感更加酥脆。挑选猪油时,要选择颜色洁白、无异味的精炼猪油,避免购买到带有腥味或颜色暗沉的猪油,以免影响酥皮的味道。 清水:清水在酥皮制作中起到粘合面粉的作用,要选择纯净的饮用水,确保食材的卫生。 盐:少量的盐可以调节酥皮的味道,使酥皮的口感更加丰富,避免过于单调。选择普通的食用盐即可。叉烧馅是叉烧酥的 “灵魂”,蜜汁浓郁、肉质鲜嫩的叉烧馅能让叉烧酥的风味更上一层楼。制作叉烧馅主要需要叉烧肉、蜂蜜、叉烧酱、生抽、蚝油、白糖、清水和淀粉。
叉烧肉:选择猪里脊肉或梅花肉来制作叉烧肉最佳。猪里脊肉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口感细腻;梅花肉则肥瘦相间,烤制后口感油润,香味更浓郁。挑选猪肉时,要选择新鲜的、色泽鲜红或粉红的肉,肉质有弹性,用手按压后能迅速恢复,没有异味。避免购买颜色发暗、肉质松软或有异味的猪肉。 蜂蜜:蜂蜜能为叉烧馅增添甜味和光泽,使叉烧馅带有淡淡的花香。选择纯天然的蜂蜜,如槐花蜜、枣花蜜等,这类蜂蜜味道纯正,营养丰富。优质的蜂蜜质地粘稠,色泽透明或呈淡黄色,具有浓郁的花香味,没有杂质和异味。 叉烧酱:叉烧酱是制作叉烧馅的关键调料,能赋予叉烧馅独特的风味。挑选时要选择知名品牌、口碑好的叉烧酱,查看配料表,选择无过多添加剂、防腐剂的产品。优质的叉烧酱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咸甜适中。 生抽:生抽可以增加叉烧馅的鲜味和色泽,选择酿造生抽,其味道更醇厚,营养更丰富。优质的生抽颜色呈浅红褐色,清澈透明,鲜味浓郁,没有异味。 蚝油:蚝油能提升叉烧馅的鲜味,使口感更加醇厚。选择优质的蚝油,色泽呈深褐色,质地粘稠,鲜味浓郁,没有异味。购买时要注意蚝油的保质期,开封后需冷藏保存。 白糖:白糖主要用于调节叉烧馅的甜度,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选择普通的白砂糖即可,确保其洁白、无杂质。 淀粉:淀粉用于勾芡,使叉烧馅的汤汁更加浓稠,包裹在叉烧肉上,增加口感。选择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这两种淀粉的勾芡效果较好,能使汤汁清澈透亮。 制作水油皮:将 200 克低筋面粉、50 克高筋面粉、30 克黄油、20 克猪油、100 毫升清水和 2 克盐放入大碗中。先用筷子将食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时要注意力度均匀,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不粘手,大约需要 5-8 分钟。揉好的水油皮面团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松弛 30 分钟,让面团中的面筋得到充分松弛,便于后续操作。 制作油酥:将 150 克低筋面粉和 80 克猪油放入另一个大碗中,用手将面粉和猪油充分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油酥面团。油酥面团的硬度要与水油皮面团相近,这样在后续包酥时更容易操作。揉好的油酥面团同样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松弛 20 分钟。 包酥与擀酥:将松弛好的水油皮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圆形的薄片,将油酥面团放在水油皮薄片的中间。然后像包包子一样,将水油皮面团包裹住油酥面团,捏紧收口,避免油酥漏出。将包好的面团收口朝下,用擀面杖将其擀成一个长方形的薄片。接着将长方形薄片的两端向中间对折,再将对折后的面团擀成一个长方形薄片,重复这个对折、擀酥的步骤 3-4 次,这样可以使酥皮形成更多的层次。每次擀酥时,力度要均匀,避免擀破面团,导致油酥漏出。 切分面团:将最后一次擀好的长方形酥皮薄片切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团,每个小面团的重量约为 30-40 克。将切好的小面团收口朝下,用保鲜膜覆盖好,放置在案板上松弛 15 分钟,防止面团在后续操作中变硬。 处理叉烧肉:将购买的猪里脊肉或梅花肉洗净,切成 1 厘米见方的小丁。将切好的肉丁放入碗中,加入 20 克叉烧酱、10 克生抽、5 克蚝油、15 克白糖、10 克蜂蜜和 50 毫升清水,用筷子将肉丁和调料充分搅拌均匀,使每一块肉丁都能均匀地裹上调料。然后将碗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腌制 2-3 小时,让肉丁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变得更加入味。 炒制叉烧馅:将腌制好的肉丁连同汤汁一起倒入锅中,用中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用铲子不断翻炒肉丁,防止肉丁粘锅底。待锅中的汤汁沸腾后,转小火慢慢熬煮,让肉丁逐渐熟透,汤汁逐渐浓稠。在熬煮过程中,要不时地搅拌肉丁,避免肉丁煮糊。当肉丁熟透后,将 10 克淀粉用 20 毫升清水调成淀粉水,倒入锅中,用铲子快速翻炒均匀,使汤汁变得更加浓稠,包裹在肉丁上。然后关火,将叉烧馅盛出,放在一边晾凉备用。 包制叉烧酥:将松弛好的小面团取出,用擀面杖将其擀成圆形的薄片,注意擀的时候要从面团的中间向四周擀,使薄片的边缘略薄,中间略厚,这样在包馅时更容易操作,也能避免酥皮破裂。将晾凉的叉烧馅放在酥皮薄片的中间,每个叉烧酥大约放入 20-25 克叉烧馅。然后像包包子一样,将酥皮薄片的边缘向中间捏紧,收口朝下,将包好的叉烧酥放在铺有油纸的烤盘上。用叉子在叉烧酥的表面轻轻扎几个小孔,这样可以防止叉烧酥在烘烤过程中鼓起,同时也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使叉烧酥烘烤得更加均匀。 刷蛋液与烘烤:将一个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搅拌均匀,制成蛋液。用刷子将蛋液均匀地刷在叉烧酥的表面,这样可以使叉烧酥在烘烤后表面呈现出金黄色,更加美观,同时也能增加叉烧酥的香味。将烤箱提前预热至 180℃,预热时间约为 10 分钟。将烤盘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用上下火 180℃烘烤 20-25 分钟。在烘烤过程中,要不时地观察叉烧酥的颜色变化,避免烘烤过度导致叉烧酥表面焦黑。当叉烧酥表面呈现出金黄色,并且能闻到浓郁的酥香和叉烧香味时,说明叉烧酥已经烘烤完成。将烤盘从烤箱中取出,让叉烧酥在烤盘上晾凉 5-10 分钟,即可品尝。刚出炉的广式叉烧酥,散发着浓郁的酥香和叉烧香味,那香味仿佛有魔力一般,能瞬间吸引周围人的目光,让人垂涎欲滴。拿起一个叉烧酥,轻轻咬上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酥皮的酥脆口感,牙齿触碰酥皮的瞬间,酥皮便层层碎裂,发出 “咔嚓咔嚓” 的声音,那酥脆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酥皮的酥脆之下,是鲜嫩多汁的叉烧馅。叉烧肉经过腌制和炒制,变得十分入味,肉质鲜嫩,每一口都能吃到满满的肉香。蜜汁浓郁的汤汁包裹着肉丁,甜而不腻,咸鲜适中,与酥皮的香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细细咀嚼,酥皮的酥脆、叉烧肉的鲜嫩、蜜汁的香甜在口中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美食的天堂,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品尝广式叉烧酥时,搭配一杯热茶是最佳选择。热茶不仅能缓解叉烧酥的油腻感,还能提升叉烧酥的风味。无论是普洱茶、乌龙茶还是红茶,都能与叉烧酥完美搭配。一口叉烧酥,一口热茶,酥香与茶香在口中弥漫,让人沉浸在这惬意的美食时光中。
五、总结
广式叉烧酥凭借其层层爆酥的口感、蜜汁浓郁的风味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粤式点心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从食材的精心挑选到制作工艺的细致把控,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制作者的用心,正是这份用心,才造就了叉烧酥的独特美味。
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广东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情怀。无论是在节庆宴席上,还是在日常休闲时光里,广式叉烧酥都能为人们带来美味与快乐。相信只要品尝过广式叉烧酥的人,都会被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成为它的忠实爱好者。如果你还没有品尝过这道美味,不妨亲自尝试制作一下,感受它带来的独特风味,让这 “烤箱香醒整条街” 的美味在你的口中绽放。
发布于:上海市灵菲配资-在线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杠杆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