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德里,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画面,除了泰姬陵的浪漫,更多的却是雾霾弥漫、车水马龙、人口挤爆的混乱现场。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印度的政治首都,难道不该风光无限、窗明几净吗?可偏偏现实给了我一个大写的尴尬脸。德里的地理环境,就好像被老天爷特意加以刁难。德里处于内陆之地,在其北方,有大片的工业带将其环绕着,每到冬天,就仿佛披上了一层灰色的毯子一般,空气的流通被牢牢地卡住了。2024年,德里直接登顶全球最污染首都的桂冠,年均PM2.5浓度高达108.2微克每立方米,11月18号最为夸张,空气质量指数能飙到491,这已经是严重级别了。我看到印度空气质量管理委员会说,2024年德里有209天,空气勉强能算良好到中等,这话听着都是感觉带着点无奈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夸张的污染水平,难道只有德里吗?事实上整个北方邦都是雾霾重灾区,但偏偏德里最抢镜,每年到了冬天,外地农田焚烧秸秆、数不清的工厂和无休止的汽车尾气,全都往这锅里添柴。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德里人,新年一来就被雾霾包围,天都灰灰的,连航班都停飞,我感觉你都会怀疑人生。除了环境问题,巨大的人口规模也是德里困境的核心,2024年德里城市圈人口突破3380万,全国第一大都市圈,连孟买都要让一让,每年增长超过2.6%。这么多的人挤在一座城里,房子、路、医院、学校什么都得加倍,压力能不大吗?最明显的影响便是交通瘫痪。2024年,依据TomTom交通指数来看,在新德里市区,平均每10公里需23分24秒,堵车之时,简直是寸步难行。一年光是堵车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卢比,到了2030年预计要接近10000亿卢比,这种堵法,你能受得了吗?更严峻的是,水体、土壤等污染同样触目惊心。位于德里的非政府组织ToxicsLink发布了一项研究,确定了该市的16个污染黑洞工业区,各种危险废弃物、黑作坊、非法加工都藏在居民楼边上。很多工厂根本没将环境放在心上,重金属、塑料、化学污染,一样都不少。有些污染,甚至跨省界流窜,污染源居然在外省,祸害却落到了德里头上。然而这些工厂本来早在2021年就理应搬迁,结果到2024年,还有几万家赖着不肯离开。面对如此严峻,且积重难返的问题,不禁让人思考:印度是否该考虑迁都呢?将首都迁至空气更好,环境更优的地方?可是大家也看到了,几十年来哪怕印度有少数专家建议过政治首都搬迁,比如迁去中部的丹达卡兰亚,但始终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背后的缘由,我仔细地想了想,离不开以下三点。一是政治方面的惯性,德里作为首都已然将近百年,权力机关、历史传承以及利益格局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每一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行政方面的设计,将全国的立法、司法以及行政都集中在一处,想要将其拆开谈何容易;三是各方的利益难以达成全国性的共识,多数政客宁愿凑合着,也不敢踏出第一步。我国北京,也面临着不少类似的瓶颈,不过却另外开辟了雄安新城,用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从而缓解压力。日本东京,因受地震影响,也进行了分权方面的举措。反观印度,它的不动如山,在一定程度上,多少带有一些随遇而安的无奈之感。这就像是一个人住在那装修污染的房子当中,明明感觉很不舒服,不过却又舍不得搬走,其背后的心思纠结得厉害。其实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不过要迈出这一步,需要的胆略与担当,不是每个国家政客都能有的。回头再看德里的尴尬,再对比我国的情况。只能说是国情不同,中国的效率和大局观,是很多国家羡慕不来的。德里究竟何时突围,印度会不会下定决心让首都真正焕新?这个问题想想都觉得有意思。你觉得要是有一天德里真的搬家,整个印度的气质,会不会也跟着有点不一样?本文的内容90%以上都是经过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但是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检查和复核。引用资料:1.《印度首都因空气污染水平达到安全限值的 50 倍而窒息》2.《2024 年 TomTom 交通指数:印度 10 个最拥堵的城市揭晓》3.《印度快报-Bumper-to-bumper in Delhi》1.《危险生活:研究列出了首都的 16 个污染热点地区》
灵菲配资-在线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杠杆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